当前位置:首页 / 非遗保护 / 民保动态
非遗保护
23

7月

2017

民间戏曲曲艺

上海市闵行区群众艺术馆 浏览次数:0
1、沪剧:源于浦东地区,经东乡调、花鼓戏、滩簧、申曲演变发展成沪剧。随着滩簧由乡村进入城市,道白、唱词自浦东语音逐步向市区居民语音转化。解放初期,沪剧演唱为群众文化活动主要形式,有业余沪剧表演团体100多个,配合形势演出。1956年后,业余剧团逐年减少。1980年后,重又掀起编演沪剧小戏活动。 
2、浦东宣卷:宣卷,原名宝卷,为佛教徒宣讲教义的一种说唱形式。清代以来,题材以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为主。以陈行镇东风村张儒锦为首的一班民间艺人,是近五十年浦东宣卷流传、发展的代表。1990年9 月底,日本东京大学田仲一成教授、广岛大学大木康教授等专程到陈行乡考察,观看了张儒锦等的演唱和该乡在宣卷的基础上发展而编排的表演唱《闲来手脚不好过》。 
3、上海文书:20世纪60年代初期,民间艺人在茶馆书场对唱沪剧,逐渐成固定样式。演唱时,一男一女坐左右两侧,男于上首,中置长方小桌,形式与评弹相似。演员自奏自唱,男操二胡,女执鼓板,说唱表演故事。因多数演员不会弹奏乐器,80年代起用小乐队伴奏。 
4、打唱:打唱,也称堂名打唱,即在打唱班名前冠有堂名,如七宝聚秀堂打唱班、共和堂打唱班、梅陇茂宏堂打唱班等。19世纪初,境内部分乡镇已有打唱班活动。据不完全统计,到20世纪30~40年代,境内先后有70~80个班子,至1950年方停止活动。 
5、钹子书:钹子书,俗称敲单片,清末形成。有东乡调和西乡调之分。演唱者以竹筷自击钹子掌握节拍,曲调简单,具有吟诵风格,句末略有拖音。演出有说有唱,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,通俗易懂,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。解放后,钹子书是群众文艺活动的主要曲艺品种之—,改称农民书。 
七宝皮影戏演出实况(约1987年)
服务邮箱:gongyou88@sina.com
联系电话:021—6029 2300
中心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莘松路350号
邮编:201199
Copyright2005 上海市闵行区群 沪ICP备15024621号